在天津买房,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-8908-365-515,咨询房博士。
楼市政策的尺度,有点摸不清了。
既怕它不来,又怕它乱来。
上半年,可能感觉没出什么政策。
实则不然,竟累计出台了超过300条!高频且凶猛。
之所以体感不足,两点原因:
第一,出台的政策,大多是对已有政策的优化、延续。
第二,楼市并未有实质变化,预期持续走弱,对政策“免疫”了。
7月17日,经济“半年报”公布,GDP增长5.5%。
下半年,楼市还会“政策猛攻”吗?
会有更重磅的扶持政策吗?
虽然救市情绪拉的挺满,小作文满天飞。
但上半年,高层并没出台实质的刺激政策。
基本只在公积金、提高交易便利度、购房补贴、局部打开“四限”……疯狂摩擦。
属于“托而不举”,谈不上刺激。
117个省市,都出了松绑政策。
一季度比较猛,二季度明显消停很多。
恐怕很多城市已“应出尽出”,其余也没权限了,得“听指挥”。
公积金政策,地方是能做主的。
所以上半年都“玩命薅”,成为“政策主力”。
优化提取条件、降低首付比例、提高贷款额度……
天津公积金的宽松政策,也在密集叠加。
去年12月,二套首付降至4成,购买首套房的二孩家庭贷款额度可上浮20%。
今年5月,执行“认房不认贷”。
今年6月,拟提高贷款额度。首套由80万提高至100万;二套由40万提高至50万。
上半年,竟然有近100个城市,调整了公积金政策。
每个月,都有二三十条公积金新政出台,甚至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。
有的城市已经开启了“商转公”。
公积金更多是一种“惠民政策”。
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,公积金贷款杯水车薪。
即便贷款上限提高到100万,也不见得贷的出来。
别看频繁出台公积金新政,对楼市却没什么本质扭转。
上半年,少量城市放松了“四限”,即限购、限贷、限售、限价政策。
14个城市放松限购,杭州、武汉、深圳、合肥、南京……
但热点一二线城市,仅是部分区域放松,并没有完全取消限购。
比如扬州,在市区买改善性住房的,不限购。
青岛、合肥等18个省市放松限贷;深圳、贵阳等7个城市放松限价……
“四限”的松动,已经非常接近救市“暴风眼”了。
如果放在2016年的行情,市场早沸腾了。
现在楼市刚经历过“创伤期”,交易量低并非没有房票,归根结底还是收入和信心的问题。
“四限”早已完成历史使命,只是常规解除而已。
所以,楼市仍然未出现反弹。
带押过户,上半年全国铺开。
它并不能提高二手房的交易量,而是提高交易的便利度,影响有限。
上半年,LPR仅降了10个基点。
虽已降到低水平,但从救市角度看,力度不大。
天津目前首套利率为3.8%,二套为4.8%。
降低买房成本,确实能激发出更多的买房需求。
问题是,刚需的购买力,受经济影响较大。
反而改善有需求、有购买力,但二套利率基点迟迟不降。
天津仍然+60个基点,与首套差了100个基点,更似“惩罚”。
下半年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。
上半年,政策出了不少,但力度一般。
当小阳春的需求释放完后,明显改善的支撑力不足。
就连“热者恒热”的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成都,都“一月不如一月。
以前打新、摇号遍地皆是,现在都出现了“流摇”。
天津也难逃大势,6月比5月成交减少16%,7月认购量比6月又减少1/3。
当前,多个城市的调控政策,已基本取消。
若想遏制住下行趋势,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。
由此,“史诗级救市”的呼声极高,但官方始终没正面回应过。
下半年,还会有“大招”吗?楼市政策的发力点在哪?
毕竟,政策是关键的变量。
目前来看,地方性政策还在抛出。
7月3日,内蒙古公积金贷款额度挑高至100万。
7月5日,湖北潜江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。
7月6日,广东韶关首套首付2成,补贴契税。
7月7日,西藏昌都发布发放购房补贴……
看过上半年的300条就知道,这些“添柴火”的政策,对楼市没效果。
7月开局,官方发出两个信号:
“金融16条”延期;鼓励存量房贷利率下调。
另外,深圳的“双证合一”,腾出房票,释放购买力。
意味着一线城市,真正进入“救市状态”。
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:
“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,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。”
7月以来,官方开始摆态度,正面回应救市的必要性。
房地产政策的力度和节奏,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。
经济“半年报”公布后,股市一片绿油油,市场对于接下来的预期跃然纸上。
因此,下半年或将出台“更猛烈”的政策。
再像上半年一样小火慢炖,无济于事。
大概率会瞄准一二线核心城市。
相比于“应放尽放”的三四线城市,核心城市的松绑余量更足。
降二套首付、降二套利率基点、解除限购,最可预期。
天津同样适用。
返回天津365淘房>>
在天津买房,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-8908-365-515,咨询房博士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、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,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,仅供平台交流、参考之用。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,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,为保障您的权益,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,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