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天津买房,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-8908-365-515,咨询房博士。
眼下楼市的销售情况,已经down到谷底。
纵然使出浑身解数,终究还是输给了疫情。
BUT,即便如此,天津楼市依旧在“去库存”。
听起来很匪夷所思、很诧异?
看过官方最新公布的存量数据,你就踏实了。
每季度的存量=未动工土地面积+未销售房屋土地面积
此数据除商品房外,还包含安置房、还迁房等保障性住宅
不看绝对值,只看同比变化,天津楼市在去库存!
一年时间,全市新房库存减少13.9%。
和平区、河西区、河东区、西青区、北辰区……降幅都超过30%。
远郊五区、滨海新区,暂不做评判。
一个原因是,区域面积太大,需求分散,仅看整体存量不能反应真实现状。
另一个原因是,楼市地缘化比较强,有自己的运行模式。
比如大港,土地竟然还摇号,静海老城房子也不愁卖。
所以,咱们只针对性的讨论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。
河西区:关注度 ★★★★★
河西区楼市必须要重点关注了,存量持续下跌。
去年一季度存量50万平米,去年四季度降到20万平米,今年一季度又降到18万平米。
河西区、河东区是市区和环城中,唯二的库存连续下降的区域。
而河西区降幅更大,一年时间,库存减少64%。
新梅江(包括陈塘)的成交份额,已占到河西区的八成。
虽然去年下半年楼市遇冷、今年持续疫情,但新梅江的成交量基本平稳(除1、2月传统淡季)。
也就是说,新梅江的需求量,始终持续释放。
但供应量,不是每个月都能跟上。
去年1月至今年4月,8个月的时间供应量小于成交量。
今年4月供应量突然爆发,由于天津瑞府和中海左岸源境集中加推了1000多套房源。
最关键在于——后续子弹,即将打光。
自2021年9月中海摘得安江里地块(左岸源境)后,河西再无土地出让。
即便今年二批次有地块能顺利出让,等入市也要年底或明年了。
今年一年,河西区将继续去库存。
以目前的存量计算,新梅江去化周期仅有一年多。
买卖双方永远互虐,当存量减少到一定程度,话语权将倾斜至卖方。
2022年,想在河西改善的人,没有必要观望,很难等到捡漏机会。
河东区、西青区:关注度 ★★★★
河东区的库存,也持续下降。
去年一季度33万平米,今年一季度降至23万平米。
今年“改善为王、回归市区”,河东区的存在感持续提升。
300-400万的总价段,河东区开始抢份额。
河东区300万以上的成交量,占整体50%。
城投万欣城、路劲太阳城、大华清水湾……现房/准现房后,成交量起势。
比如万欣城99平米户型,已经售罄。
与河西区相同,河东区近一年也没有新增土地供应,今年继续去库存。
西青区去年一季度存量317万平米,但四季度腰斩至151万平米。
今年一季度增长至157万平米,的确受疫情影响较大(一季度西青是重灾区之一;北漂进不来)。
同样的“症结”,西青区200万左右的刚改板块,没卖地。
宾水西、大南河、中北镇……今年只能在现有楼盘中挑挑拣拣。
没有后浪,房价不会塌方。
河北区、东丽区:关注度 ★★
别看河北区今年一季度相比去年四季度库存减少11%,但实际上,刚回到去年一季度的量。
一年的时间,河北区存量没变化。
东丽区基本也是这个局面,存量变动很小。
这两个区,不少库存“供需错配”。
再加上其它区域板块的竞争,的确不走量,成为滞重楼盘。
今年买房,仅关注个别热点盘即可,比如十里观澜、东方和府、金茂智慧科学城……
不需要标★的:
和平区是独立行情,不必费心关注存量,能买到房就不错了。
南开区是豪宅行情,不玩“存量逻辑”。
北辰区、红桥区存量依旧不小,还没到担心涨价那一步。
照现在的趋势,二批次土地也不乐观。
2022年,无法指望天津楼市能有大量的新供应,继续去库存。
虽然整体来看,存量的数字很庞大,但必须还要考虑三方面:
❶ 有一堆滞重型房子,无论楼市怎么滚动,一直留存恒定量,卖不动。
这些“僵尸库存”,需要剔除出去。
❷ 说了八百遍的“楼市分化”,见真章了。
既然明白只有热点板块能有行情,就必须关注对应的存量,不要被“总数”迷眼。
房价修复,将从它们开始(河西、西青、河东)。
❸ 受疫情等影响,外地人来不了,楼市需求量降低。
新天津人占比高的板块,将形成新的供需值。
恰恰此时,更应关注刚改、改善板块的存量。
返回天津365淘房>>
在天津买房,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-8908-365-515,咨询房博士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、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,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,仅供平台交流、参考之用。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,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,为保障您的权益,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,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。